- · 船舶与海洋工程版面费是[10/07]
- · 《船舶与海洋工程》投稿[10/07]
防污材料动起来帮海洋工程装备甩掉污损物(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海洋工程装备是发展、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前提和基础。马春风透露,未来,他们还将拓展动态表面防污材料体系,构筑不同类型的动态表面,如研制可适应
海洋工程装备是发展、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前提和基础。马春风透露,未来,他们还将拓展动态表面防污材料体系,构筑不同类型的动态表面,如研制可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防污材料,并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继续服务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国际上一直致力于解决海洋生物污损问题。为什么海洋防污材料研发难呢?马春风指出,全球不同海域有着不同温度、盐度,适用于某些海域的涂料,在其他海域也许并不适合。且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超过4千种,以一种材料防治所有海洋生物,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研制出抗蛋白吸附防污材料后,我在实验室用了3个星期验证出一个很好的效果,特别兴奋,感觉技术难题即将迎刃而解了。但在海洋实验两个月后,发现结果其实并不理想。那股沮丧劲,现在还记着。”马春风笑着回忆。
◎本报记者 叶 青
“在我们进入这个领域之前,基础性的探索工作已经有很多。坦白地讲,我们最初想走捷径,跟踪国外有关抗蛋白吸附材料方面的工作。海洋生物污损的形成始于蛋白质、糖蛋白等的吸附,能抗蛋白的材料应该可以抗污,这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张广照说。2006年开始,他们先后制备了系列兼具优异抗蛋白吸附和力学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并开展了多年海洋实验。结果却发现:能抗蛋白吸附并不等于能防治海洋污染。
你可能想不到,茫茫大海中,有大量的海洋污损生物与船只相伴而行,附着在船底下免费旅行。然而,它们所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海洋生物污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美元以上。
防污材料动起来帮海洋工程装备甩掉污损物
(科技日报)
造船行业防污材料曾多来自外企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公里长的海岸线,90%的进出口货运总量都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完成的。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推进,不止是航母,各类深海装备、远洋船舶、海上风电等,都面临着海洋防污的问题。但我国在此领域的技术发展并不理想,此前我国造船行业95%防污涂料的市场均为外企所占据。
“我们的材料可降解为无毒小分子,不产生海洋微塑料,更加生态友好,且防污期效已突破7年。”马春风说。
循着此方向,他们通过对材料的优化设计,解决了防污效能与服役期之间的矛盾。同时,他们注意到,有些海洋生物的身体表面不会被污损生物黏附,其原因在于它们会分泌一些特殊物质。受此启发,他们也采用仿生学的原理,通过“以污治污”的方法,在动态表面防污体系中引入海洋天然产物基防污剂,使其缓慢、可控地释放到海洋中,从而实现“取之海洋,用之海洋”的全新理念。
“动态表面防污材料如同可靠的‘防护衣',使我国海洋装备免受污损生物的黏附和侵蚀,为装备的高效运行和长期服役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团队成员马春风教授说。不久前,这一技术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文章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 网址: http://www.cbyhygc.cn/zonghexinwen/2022/0615/463.html
上一篇: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首条海洋管道工程创两项世界
下一篇:海洋工程新装备亮相海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