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西北

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自主航行器创新团队邢城的作品名为“高速游动仿生扑翼水下航行器”,他介绍说“可以在水下达到2m/秒的游动速度,它最大的扑动频率可以达到4赫兹/秒。我们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自主航行器创新团队邢城的作品名为“高速游动仿生扑翼水下航行器”,他介绍说“可以在水下达到2m/秒的游动速度,它最大的扑动频率可以达到4赫兹/秒。我们创新采用单驱动电机的驱动形式,它可以以最快游动速度前进,这个是目前为止水下航行器最快航行器。”“我们的目标是让它从水面跃升到空中,模仿生物的动作形态。它有点类似于空气中的仿生鸟,只不过是应用在水下。它可以用于示教机器人,也可以用于研制跨介质的仿生扑翼航行器。”

西工大航海学院副院长曾向阳教授介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发掘和培育海洋人才,助力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创新氛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主办的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经过多年的组织推广,目前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竞赛,代表了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内大学生创新竞赛的最高水平。

大赛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比赛紧密结合行业高校优势和特色,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拓展船海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空间,目的是增强船海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原创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为行业打造高层次、应用型船海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储备力量,同时鼓励优秀作品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促进相关成果的推广和孵化。

据了解,来自全国107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共计955项作品参加本次比赛。本次比赛分为创新、创意及创业类作品、设计与制作类作品、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类作品、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类作品、船模竞速类作品、帆船模型竞速类作品、海洋知识竞赛类等多项比赛项目。

大赛期间还设置了名船名舰模型仿真制作类比赛,来自全国71个比赛队伍,依照比赛要求分别仿真制作的我国著名的南昌舰和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模型,接受评委们的评审。

8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这是西北工业大学即首届大赛十年后又一次回归。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20级本科生曹元驹介绍说:“我们雪龙2号考察船模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我们用纯木条、竹皮、竹片一点点对接拼成,第二个特点是我们整个模型船是全手工制作,拒绝3D打印,从早到晚历时两个月。第三个特点我们从细微处下功夫,精益求精,我们把能展现船的部分都观察到展现出来。”

比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办赛,其中创新、创意及创业类和海上智能感知类采用线上答辩方式进行,海洋知识竞赛类采用微信小程序答题方式进行,其余类别采用线下比赛方式进行。

文章来源:《船舶与海洋工程》 网址: http://www.cbyhygc.cn/zonghexinwen/2022/0816/472.html



上一篇:宝胜股份、长飞光纤投资成立海洋工程新公司
下一篇:曹妃甸港区通用散货泊位三期工程 获准25万吨级

船舶与海洋工程投稿 | 船舶与海洋工程编辑部| 船舶与海洋工程版面费 | 船舶与海洋工程论文发表 | 船舶与海洋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船舶与海洋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